刀郎乌鲁木齐演唱会引热潮:歌迷奔赴山海

2025年10月,乌鲁木齐因刀郎演唱会迎来一波文旅与音乐交融的热潮。据本地文旅部门数据,演唱会期间城市酒店预订量环比上涨超60%,出租车日均订单量增加35%,出租车师傅笑着调侃:“最近十单里有七单是去奥体中心或往机场的,全是追刀郎的歌迷!”街头巷尾随处可闻刀郎的经典旋律,这份跨越年龄层的音乐热情,成为秋日乌鲁木齐最鲜活的风景。

刀郎多年积累的歌迷号召力,在此次巡演中尤为明显。10月3日下午5时许,308名深圳歌迷共同乘坐的“九州山歌号”专机,平稳降落在新疆天山机场——这一行程由歌迷自发组织,相关信息已在深圳本地歌迷社群及天山机场官方社交账号同步公示。机场内,歌迷拉起“九州同歌山野起”的红色横幅,引得过往旅客驻足拍摄;机舱门开启瞬间,《西海情歌》的合唱声便响彻航站楼,机场工作人员按预案维持秩序,热闹中透着井然,温暖感十足。

市区的八楼车站,同样因音乐涌动着活力。3日晚,数百名歌迷聚集在此合唱《2002年的第一场雪》,歌声清亮到沿街糖炒栗子摊主都能跟着哼唱。现场有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,向周围人念叨:“我和老伴年轻时总听刀郎的歌,今天特意来这儿,就当带他也‘凑个热闹’”;还有年轻人扛着蓝牙音箱陪伴父母而来,笑着说:“我爸妈盼这场演唱会大半年了,我来帮他们拎东西、拍视频。”路过的市民纷纷驻足,不少人跟着旋律轻声和唱,陌生人间因音乐多了份默契。

10月4日晚9时,“山歌响起的地方·刀郎2025巡演”乌鲁木齐站首场如期开唱。此次巡演乌鲁木齐站共设4场,分别为10月4日、5日及11日、12日,均在奥体中心天山雪莲体育馆举办,其中4日首场为“上篇”,歌单与后续场次有所区别。据大麦平台公开数据,此前9月5日、16日两轮开票后,门票迅速售罄,平台内“想看”人数超30万,虽有不少歌迷留言“没抢到票”,但评论区更多是“能感受到这份热闹就开心”的包容声音,粉丝氛围格外融洽。

为保障演唱会顺利举办,乌鲁木齐多部门提前联动。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出行指南,开通从万达广场、高铁南广场、天山机场至奥体中心的定制公交,10月4日起每日下午17.00每半小时一班,散场后还设有返程摆渡车;主办方考虑到未购票歌迷的需求,在奥体中心体育场、足球热身场设置“无票欢唱区”,当日下午5时开放,配备音响设备方便大家合唱。此外,全城同步开启主题灯光秀,红山塔外墙投影随《喀什噶尔胡杨》旋律变换画面,将“音乐与故土”的情感紧密联结;持演唱会门票的歌迷,还可在大巴扎民俗体验区、二道桥夜市享受消费优惠。

刀郎本人也为此次演出倾注心力。据巡演团队工作人员透露,场馆原有音响设备已全部更换重装,旨在还原更贴合新疆风土的音质;演出阵容中特别加入本地维吾尔族老艺人与哈萨克族鼓手,冬不拉与电吉他的碰撞带来独特听觉体验。刀郎在彩排间隙接受本地媒体简短采访时提到,此次乌鲁木齐站将加唱《喀什噶尔胡杨》,4场演出结束后计划筹备3张新专辑,后续会前往南疆采风暂别舞台;同时明确,本次演唱会门票收入的部分抽成,将捐赠给喀什地区乡村音乐教室建设,助力当地儿童音乐教育。

演唱会带来的连锁效应持续发酵。成都歌迷王先生在社交平台分享:“坐了两天火车来乌鲁木齐,现场唱《冲动的惩罚》时眼泪都出来了,这趟‘青春之旅’值了!”不少饭店老板反馈,近期客流量较平日翻倍,部分餐馆还推出了“刀郎主题套餐”;文旅局工作人员也在公开采访中表示,此次演唱会成为城市文旅宣传的“天然契机”,展现了“音乐+文旅”融合的良好效果。

尽管网上有“这么大岁数还追星”的调侃声音,但更多人被这份纯粹的热爱打动——有网友留言:“晚上散步时听到邻居在家哼《披着羊皮的狼》,转头就看见他朋友圈发的‘没抢到票但在欢唱区唱爽了’,这种快乐特别真实。”如今,每晚八楼车站仍有歌迷零星合唱,奥体中心10月4日的首场歌声刚落,10月5日、11日至12日的演出还在等候,属于乌鲁木齐的音乐热潮才刚刚展开,绵长的烟火气正随旋律持续蔓延。

其实喜欢音乐从无年龄或形式的限制,只要不影响公共秩序、不违背自身生活节奏,无论是现场观演还是街头合唱,都是对热爱的最好回应。这场巡演早已不只是四次演出,更是一群人借由老歌重拾青春记忆,一座城因音乐焕发生机的温暖序章——而好的音乐,本就该这样,跨越时光,联结人心,让这份热闹与感动,在接下来的场次里继续流淌。

推荐阅读